杭州日报讯 这些天,杭城的昆剧迷们特别兴奋,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第七届“5·18传承演出季”将于下周开幕,这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昆曲盛宴又将开启。
“5·18传承演出季”,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5·18”,一个是“传承”。22年前的5月18日,昆曲入选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它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这样的艺术瑰宝,怎能不保护,不传承?所以,今年演出季依然高举“将传承进行到底”的大旗。“传承”二字,说起来轻松,真要做起来谈何容易?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由于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包括昆曲在内的传统戏曲长期面临着市场萎缩、观众锐减、后继乏人等困境。如何在困境中传承传统戏曲?“5·18传承演出季”给出了浙昆版的答案。传承,要把“原汁原味”的经典剧目放在首位。演出季的开幕大戏《风筝误》从1957年上演以来,一直是浙昆的保留剧目,可谓经典中的经典。《折子戏专场》中,《千忠戮·草诏》《烂柯山·痴梦》《儿孙福·势僧》《浣纱记·寄子》无不是昆剧经典。这些经典剧目,都是世代艺人口传心授、不断打磨出的艺术精品,有着独有的表演技艺和音乐、唱腔特色,更有着独特的精神价值追求,如果没有这些经典剧目的赓续传承,戏曲遗产早已不复存在。传承,呼唤更多年轻人扛起重任。戏曲在新时代的生命力来自哪里?毫无疑问,来自年轻人。只有年轻力量的不断注入,传统戏曲才更有活力和生机,也才有未来。此次演出季,以浙昆“万、代”两辈青年演员为主打,舞台洋溢着青春气息,还专门为“代”字辈青年演员倪润志推出了专场,让昆曲新秀走向前台,展示年轻昆曲人的靓丽之姿和传承之志。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培养年轻演员,浙昆这些年还注重培养年轻观众,常态化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中小学生接触戏曲,爱上戏曲,成为戏曲的潜在观众和传承者。传承,还需要创新传播模式。没有广泛的传播,传承将只能是孤芳自赏,难以为继。创意策划“5·18传承演出季”,是浙昆创新戏曲传播模式的一次实验。演出季自2017年推出以来,每年都集中推出连台好戏,每年都有吸引人的新策划、新创意,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个知名的戏曲演出品牌。品牌的树立,带来了叠加的传播效应,如今,演出季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地区。传统戏曲的传承,任重而道远,“5·18传承演出季”让我们看到了戏曲人在困境中的坚守和突围,哪怕是作为旁观者,也忍不住为他们喊一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