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 朱军岷,男,1969年生于杭州,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杭州朱炳仁铜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铜瓦雕檐,深门别院……坐落于河坊街207号的江南朱家铜屋是由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及其儿子——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朱军岷,基于悠久的中国铜文化和现代铜工艺打造而成。穿过窄门,沿着廊道进入序厅,入目皆是全铜手工打造的门窗砖瓦、家具摆设。在铜屋正门里,有一间铺面,是“朱炳仁·铜”的实体门店。门店陈列各式铜雕商品,香盒、摆件、挂件等,品类丰富,价位多在百元到数百元。二十年前,“朱炳仁·铜”只售卖高端价位的铜制品,且铜制器具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市场难以拓展。为了摸索出传统铜艺融入大众市场的正确道路,朱炳仁、朱军岷耗费了数十年心血。电子商务和新媒体时代到来,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朱军岷顺应时代风向开设了“朱炳仁·铜”网店,并加入直播带货的大潮,他带货风格独特,是公司的头号带货主播。但同时,朱军岷仍然坚持线下门店的经营,2014年起,“朱炳仁·铜”在全国各地陆续开设了100多家实体店。近日,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联合杭州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走进“朱炳仁·铜”,听杭州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杭州朱炳仁铜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岷讲述朱府铜艺五代传承的故事。
朱府铜艺的三次转折记者:“朱府铜艺”发源于绍兴,始创于1875年,传到你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一个百年老字号历经风雨而不倒已是不易,经过几代传承实现更大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朱府铜艺做对了什么?朱军岷:1987年,我父亲朱炳仁43岁时辞去稳定的工作,开始帮爷爷朱德源着手恢复铜业。当时国内制铜行业凋零,铜制器具也早已淡出生活。改革开放后,铜流入市场,我父亲分析过国民消费现状后,认为继续做上一代做的铜制锅碗瓢盆是行不通的,老百姓并没有富裕到能购入铜器作为日常用品。恰好我爷爷精于书法,曾在杭州浣纱路开设“朱德源书画社”,于是我父亲决定改做铜字招牌,出售给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企业,朱府的铜字招牌迅速打开了市场。当时杭州街头有名的奎元馆、九芝斋等老字号的铜字招牌都是我父亲朱炳仁做的,这是我们家族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转折。后来,我爷爷带着我父亲瞄准“用得起”铜的目标市场,做起了酒店用品和铜制大门,客源对象多是银行之类。由此,朱家开始涉足建筑行业,企业发展进入第二次转折。2002年,我父亲接手了重修雷峰塔的任务,用彩铜作为青砖外包,为雷峰塔换上了“新衣”。2006年,“朱府铜艺” 成为国家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我父亲在致力于铜艺商业化的过程中,也开始回归个人艺术,在做产品的同时,不断打造自己的艺术作品。2006年,我父亲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希望可以像父亲一样,做出属于自己的“行当”,我现在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铜铺开起来,让铜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
传统文化市场的繁荣依托于文化自信记者:“朱炳仁·铜”是如何打开消费市场的?你认为当下文化市场的需求是什么?朱军岷:“朱炳仁·铜”现在的年营收为5亿元,但是2006年我开始做铜产品市场化的时候是亏钱的,连续几年,每年亏上千万元。当时我是觉得传统铜器太古老、陈旧,我们要用时尚设计对它进行改造,我们请的设计师都是美院的年轻设计师,追的是当时流行的北欧风、日韩风,做了铜灯、铜洗手盆等跟家居生活有关的产品,都很好看,放在我们自己的店里卖,一个铜洗手盆卖三四千块钱,根本卖不动。转机出现在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被提出,这个节点正是中国的国潮文化起源的时间点,国家经济向好,文化自信也越来越坚定。2013年,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出了开发文创的概念,我们作为第一个外来的品牌入驻了故宫。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决定汲取传统文化元素来做文创。从2013年开始,我们准备了一年,开发了100多款产品,整整投了1000多万元。九色鹿、五牛图等IP都从画上“走”下来,变成可感可触摸的铜雕摆件。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好这种文创产品,主要是觉得太贵,没人买。一段时间后,来参观和购买的人越来越多。事实证明我们这步走对了,在国潮兴起、传统文化振兴的时候,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记者:如何平衡传统手工艺品价格高与消费现实之间的矛盾?朱军岷: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可取用的元素非常丰富,而且我们的铜制品工艺又很精致,所以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希望它越来越便宜,我很理解,但是要允许有贵的东西存在。我们会为了经营做点便宜的产品,但是贵的东西一定不打折、不降价,因为总有人会认知到它的价值。一直以来,我们的主要客群是五六十岁的人群,年轻化是我们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朱炳仁·铜”做到现在的高度很不容易,要同时做好广度和宽度更不容易。现在我们的产品主要跟各个合作的博物馆里的IP绑定,但是社会上还有很多热点需要结合,比如最近很热的《黑神话:悟空》。比较可惜的是,我们以往的产品里一直没有悟空这个概念,不过我们已经在跟一些电影厂谈合作,很快能拿到一些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又符合年轻人审美的IP,相信这对我们品牌的年轻化会很有帮助。
开实体店是百年老字号的宿命记者:在网络电商当道的时代,为什么还要坚持经营线下门店?朱军岷:我们10年间开了100多家店,从零开始到今年,年营收有5个亿左右。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其实2013年的时候,电商平台已经兴起了,很多人觉得不应该开线下门店,但我当时还是坚持开实体店。一是因为我们是“中华老字号”,在中国没有一家老字号是不开实体门店的;二是铜雕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它成为只在虚拟的元宇宙里的非遗,一定要让消费者实际看得到、摸得着。开店就是我们的宿命,老字号就是这样留下来的。但互联网有非常强的传播能力和快速试错的优势,我们不能放弃互联网,直播电商业务也在努力跟进。我们希望“两条腿走路”,但战略的重点还是在线下门店。记者:是否考虑过朱府铜艺下一代的传承?朱军岷:关于这个问题,我很赞同我儿子朱也天的想法。今年他高考成绩被媒体报道后,“朱炳仁·铜”的网店流量也突然增加了一波。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朱府铜艺的铜雕技艺的传承不会丢失,我也认同。我自己有徒弟,公司里还有那么多匠人师傅,所以我不担心技艺的传承会丢失。朱也天也说了,“无非以后不姓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我父亲是铜雕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鼓励家族内匠人的传承,他会把几代人的智慧与匠心传给我。到了我要往下传的时候,如果我的下一代不接,我可能就会传给我的某个徒弟,以后就不姓朱了,我也觉得没关系,重要的是,朱府铜艺的技艺没有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