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气氛组” 有望“嗨”上亚运舞台

2023-03-08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昨天是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我们的亚运·我们的盛会·我们的村晚”主题活动在亚运村成功举办。全省11地市、对口支援地区的30余支演出队伍在“亚运舞台”上载歌载舞、秀出精彩,其中来自萧山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河上龙灯胜会也精彩亮相。

这场“村晚”,是浙江群众文化艺术的精华呈现,也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正式开幕前的“暖场预演”。

日前,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暖场节目遴选收官,萧山共有4个节目成功拿下“入选”通行证,它们是非遗节目《河上龙灯胜会》、绍剧《杭州欢迎您》、集体舞《亚运少年》、合唱团曲目《幸会》,接下来将有望登上“亚运舞台”。

那么,这些节目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又将如何“嗨翻”舞台?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河上龙灯胜会》

让萧山的板凳龙“活”起来

“这条龙,如果我们不去‘动’它,永远是一条游走在乡间的板凳龙。”

台上,扎着冲天辫,着绿色上衣、红色裤子的孩子们,化身活灵活现的小马;台下,身穿黄衣的老艺人们抬出龙身、首尾相连,百米长龙将整个舞台围住,瞬间点燃全场气氛。评委们纷纷举牌:非遗节目《河上龙灯胜会》,全票通过。

这一刻,朱亚莲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作为节目编导,为了这台演出,她准备了很久。

河上龙灯胜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是以板凳龙表演为主,融合马灯、高跷、高照等民间艺术元素的大型民俗表演活动。

朱亚莲记得,第一次将龙灯胜会搬上舞台,是2012年参加杭州市第六届“风雅颂”民间艺术展演。“当时只有一条板凳龙,每逢元宵佳节,老艺人们就抬着板龙去街上、大操场上逛一圈。没有任何舞台艺术结构,还不能作为一个展演节目上舞台。”

怎么办?从事民间艺术工作20余年的朱亚莲,在当时老艺人踩街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民间艺术元素如“抬马”、鸡毛猢狲等,并加以创作,以全新的方式呈现河上龙灯胜会仪式程序中出灯和闹元宵的胜景。

如《河上龙灯胜会》开场时,是小朋友的“抬马”画面。马的身体是用竹子编的,抬肩的部分是木头材质,但是原来的马尺寸大,笨重,不适合舞蹈表演,而且马身外面是纸糊的材质,舞台效果不好看。如何让马灵动起来,小朋友活泼起来?

“我们根据可舞性和小朋友的身体比例,对道具进行改良。比如木头的材质,有轻重区别。马脖子这块也特别有讲究,太粗的竹子,不灵动;太细了,又容易断。”朱亚莲回忆道,当时制作一个小马需要花相当大的功夫,几个村里的老同志一起做,先试出一个标准的,再批量制作。“我们还对马身外面的材质进行改良,使它从色彩上看更鲜艳,也更适合舞台上的灯光效果。”

除了“抬马”,朱亚莲还创新地将高跷与鸡毛猢狲结合,让小朋友一边踩高跷,一边将鸡毛猢狲立起来,用民间艺术展示河上龙灯胜会特色;在保留高照的基础上,将原先高达13米的高照改成4米,更适应舞台高度……“当时的老艺人也比较传统,有自己的固有模式。要说通,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

有了这些民间艺术元素,接下来就是构思舞蹈结构。“一定要把握节奏感、视觉效果和冲击力。”朱亚莲介绍,节奏上,从抬马到“鸡毛猢狲+高跷”到高照,最后百米长龙巡场,需要层层推进,不断有新的元素涌现,给观众带来新鲜感;视觉上,把握民间艺术追求大雅大俗的定位,服装色彩用大红大绿,马的色彩要与服装色彩相协调;冲击力上,广场舞的大色块流动、演员的表现力和整体的气势等,都要震撼人心。

而在音乐上,龙灯胜会原先只有锣鼓伴奏,朱亚莲和团队通过挖掘萧山地域文化,重新创作音乐,并在音乐中加入萧山莲花落、方言等元素,并由翁仁康老师作词,用地方方言唱出萧山的本土文化。

从2012年至今,《河上龙灯胜会》一共修改了3版。每次在排练现场,朱亚莲都会被演出深深感动。“非遗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更是民族文化的的根和魂。我们也想通过杭州亚运会,展示浙江的非遗,展示杭州的非遗,展示萧山河上的非遗。”

绍剧《杭州欢迎您》

让传统戏曲“潮”起来

“钱塘江飞起高歌万千,西子湖忽见曼舞翩跹……”在高亢激昂的唱腔中,在热闹的锣鼓声中,一排排绍剧演员如同钱塘江浪潮般,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涌去,场面宏大,气势磅礴。

这是萧山绍剧艺术中心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暖场节目,精心编排的绍剧《杭州欢迎您》。一波接一波的浪潮,象征着“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潮”的元素,也是这个节目的灵感来源。

绍剧,浙江三大剧种之一,是以唱乱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也是萧山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因其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深受百姓喜爱。

“我们在编排节目时,将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潮’元素融入绍剧,充分体现萧山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节目编导老师介绍。

如在表演形式上,通过演员的躺倒、翻滚、跳跃等肢体动作,融入钱江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拼搏精神;道具上,演员们拿着由钱江浪潮图案组成的云片,在舞台上流动,展现永不停步的萧山精神;舞台背景上,以杭州亚运会主会场“大莲花”、杭州大剧院、雷峰塔等具有钱塘特色的亚运会标志性地标为主……

除了融入“潮”元素,将场子“炒”热,烘托氛围,也是节目的特色。

“在戏曲创作中,整个故事的发展趋势总是呈波浪式前行,所以戏剧高潮也是层出不穷。”节目编导老师说,比如节目一开场,就是一群穿传统戏曲服装“女靠”、背插“靠旗”,阵容强大的女演员出场,让观众为之震撼。接着,高亢激昂的绍剧唱起来,大锣大鼓敲起来,惟妙惟肖的猴戏演起来……“在短时间内集中展示绍剧最有代表性的精彩场面,渲染出热闹的氛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戏曲演员来说,更是如此。

此次登台,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几乎全员出动。在排练中,也遇到不少困难,特别是有近10位50多岁的女演员,需要穿着紧身戏服和背插靠旗排练,排练到最后脚都僵硬了。节目当中还有大量的武打场面和一些翻跟头场面,一些受伤的青年演员吃着止痛片也要坚持演出,力求每一个空翻都漂亮利索,每一次亮相都做到最好。

“能够代表萧山站上杭州亚运会的展演舞台,是一份荣耀,所以我们也在积极争取,希望能让全亚洲感受到萧山绍剧的魅力。”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