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钱塘区的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迎来首个官方训练日,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草地掷球队运动员徐永刚,从大巴车下来那刻起就“畅行无阻”:通过无障碍通道,来到运动员专区更衣室,再穿过休息室直接抵达训练场,全程用不了2分钟。“这一路真的毫无障碍,来去自如!”徐永刚忍不住赞叹。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是杭州亚残运会仅有的两个独立竞赛场馆之一,也是亚残运会史上首个由基础教育学校操场改建的竞赛场馆。记者在该场馆探访过程中发现,随处可见的无障碍设施,自然流露出便捷、安全的服务理念,内含着运维部门、运行团队精益求精的态度,颇具创意设计的巧思。经过两年多的改造,两个正方形球场均匀分布,场内分成多条赛道,周边是略微高起的“堤岸”。场内,运动员们正在训练。按照规则,运动员投掷目标球后,再推滚掷球靠近目标球,最后测量掷球与目标球距离,确定得分。但竞技体育势必会用力对抗,当球撞击到“堤岸”时,如何避免造成墙体和球的损伤?场馆运行团队想了各种办法,直到有人不经意说起用来铺设铁轨的枕木。“枕木既能经受球的撞击,相比常用的水泥砖混结构,还减少了造价成本,安全又低碳。”场馆运行主任施云峰回忆起这个改造细节时,脸上是满满的成就感,现在100多根枕木已经“上岗”两年,效果出奇的好。“枕木的使用,还意外解决了运动员进出赛场的难题。你看!”施云峰弯腰一拎,枕木就像“积木”一样拆卸下来,空出的距离正好适用于一辆轮椅的通行。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以3场测试赛为契机,不断复盘、修整场馆的设施细节、进出流线。连接运动员休息室和比赛区域的地方,有面平缓的坡道,这是运动员的必经之路。“最初坡道是单面的,两边不好上下,我们就提升为三面。测试赛中,我们发现还有提升的空间,又改为五面,无论从哪个角度,轮椅都可以上下。”场馆设施运维主任赵文龙说。场馆的智能和智慧化基因,则展现在“聪明”的无障碍卫生设施中。赛场边,10个无障碍移动卫生间依次待命。当运动员坐着轮椅通过无障碍坡道时,“灵敏”的厕所门会提前自动打开。语音交互的“声控”卫生间,更为视障人士带来贴心服务。记者蒙上眼睛进入卫生间,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你好!你可以问我洗脸盆、坐便器在哪里。”当记者提问“坐便器”后,相应卫生设施发出语音,上方信号灯闪烁起红色光线,让人轻而易举就能循着声音或光线找到。“如果视障人士摔倒了,只要发出‘来人啊’‘救命’等信号,系统就会对外发出警报。”现场负责引导的工作人员介绍。草地掷球项目起源于英国,是类似于冰壶和保龄球的结合运动,趣味性很强,但输赢只在毫厘之间。为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运行团队将观众席向赛场拉近10余米,让观众们能近距离感受草地掷球的魅力。如今,观众医疗点、母婴室、婴儿车及轮椅寄存处、信息服务亭、指引标识等临时设施和服务点都已经落地,整个场馆焕然一新,等待比赛来临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