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阿牛(右)与沈大伯
任阿牛手绘的路线图从杭州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当74岁的任阿牛跨越1800多公里抵达北京的那一刻,他终于完成了一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这貌似是每个骑行者的执念——自己选一条路线,挑战它,完成它,然后让它成为独家记忆。在采访的前一天,任阿牛特意把这段故事从头到尾回想了一遍,并手写了一份2000多字的“游记”。采访当日,这位老人笑容不断,不曾提及关于“累”或关于“辛苦”的任何字眼。用他的话来说,“骑得通畅”“玩得痛快”,“热爱”所画出每一条轨迹都有滋有味。
从黑龙江到内蒙古,全程2500公里“我从小就喜欢骑行,感觉只要一骑车就会有‘轻松感’,后来做过很多年的销售,自行车是我出行的必备工具,退休后,时间充裕了,骑行成了我最大的爱好。”任阿牛是四季青街道五福社区居民,自60岁起,他便养成了每天早起外出骑行2-3小时的习惯,对于他而言,自行车能带他去任何地方。多年来,除了浙江省内,任阿牛骑着他的自行车去过全国很多地方,而每次出行前,他总是轻装上阵,轻装回家,“在路上”的那种自由,总是能轻易满足他。2015年夏天,他跟着一个骑行团队从哈尔滨出发经过漠河达到了满洲里,全程2500公里,这也是他迄今为止所骑过的最长线路。一路上,他不仅经过了大片大片的草原,留下了一张张风景照,还在骑友的帮助下,熟练掌握了微信、支付宝等各种生活软件的操作方法。在与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骑友交谈的瞬间,2500公里的路仿佛并不算长,如今想起来,仍然充满乐趣。“虽然前些年跟着骑行队出去玩很开心,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好像这段旅程,我只是一个参与者,但其实我一直想自己规划一条比较长线路,最好上千公里,试试看骑完是什么感觉。”任大伯对记者说,得益于长期运动,他的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即便70岁时一天骑150公里也完全没有问题。今年,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选择了“京杭大运河线”。出发前,他找到了好友沈大伯,两人一拍即合。
“每天清晨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坚持骑行”5月8日早5点出发,从杭州出发一路北上,每到一个点游玩一下再休整一晚,第二天早上继续骑行,有时一天骑行近180公里,有时一天骑行80公里,走走停停间,他们不仅游览了金山寺、瘦西湖、周恩来故居、台儿庄、孔府孔庙、泰山、鸟巢等多个景点,还在一个个古镇、一片片麦田里见到了另一番天地。5月17日临近中午,他们终于顺利到达了北京。“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骑行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性,可以随时停下来,随时更改路线,随时回归到原路线上,从杭州到北京,林林总总算到一起,骑行总里程有1800多公里,算上杭州共有14点,从一开始我就计划好了,每天清晨不管刮风下雨,都要骑行。”回顾这次用时11天的经历(5月19日离开北京,乘大巴返程),任大伯用“骑得通畅,玩得痛快”这八个字作了总结,他的骑行之路亦就此有了一个特殊的“标记”。再次回想,记忆里都是快乐的片段。2018年,任大伯的腿部被查出肿瘤,在确诊的那一刻,他说他并没有被击垮的感觉,甚至没有太大压力。在坚持治疗大半年后,基本康复的他又再一次上路,重新开始了骑行。对于他来讲,14年的骑行路所带给他的不仅是一个比同龄人更健康的体格,更重要的是,那种“一直向前,不畏惧任何阻碍”的心理状态,给了他一种面对“世事无常”的乐观态度——路上有繁花,路上有荒芜,路上有已知未知,路上同样有一个勇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