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浙江新闻 > 正文

课间10分钟,杭州做得怎么样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30 09:59:19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消失的课间”冲上热搜,一则来自杭州市教育局的答复引发关注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段文字来自浙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课间十分钟》。

但沸腾的课间,似乎只停留在了课文之中。近日,话题“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全国性的共鸣和担忧。教育部也明确表态,将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几乎与此同时,杭州市政府网站公布的一则《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46号建议的答复》,也引发关注。其中提到,“100%落实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记者了解到,这份答复实际发自于2023年5月。

给孩子喘口气的“中场休息”,是否真的成了课间“圈养”?半年前杭州承诺的“课间10分钟”落实得如何?日前记者走访了杭州多所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寻找答案。

归还“课间10分钟”,究竟难在哪儿

这其实是一场从未停歇过的争论。

早在2015年,部分权威媒体就做过学校课间活动变“圈养”现象的相关报道,大量媒体和网友随之跟进,呼吁把课间还给孩子,让孩子们“透口气”。

然而多年过去,这依旧是困扰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的一道难题。某种程度而言,此次关于“课间10分钟”的争议引起广泛关注,更像是对学生在校教育维度的探讨和反思,更多人关注的是,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否存在长期缺位的情况。

今年2月杭州市两会期间,杭州市政协委员、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邹峻在提案《关于中小学更好开展体育教育教学相关建议》中就表达了类似的忧思。

“校园体育教育越来越堪忧。”邹峻对去年陪儿子参加的一次亲子活动印象深刻,“乒乓球桌前,大人们都能上去挥几下,小孩们却不太行。”

他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每每回家必是大汗淋漓,反观读初中的儿子,“很少见”。“我还看到数据显示,现在的高中生做引体向上,平均每个人只能做2.5个。”作为一名热衷长跑10多年的马拉松爱好者,邹峻觉得惊讶,当年他和同学们做20至30个都没有问题,“孩子能否‘禁得起摔打’在校园教育中十分重要。”

在邹峻的视角中,有不少学校因担心学生在运动中受伤而承担责任,从而不敢开展体育运动,“就算开展,也存在‘唯成绩论’、考前突击等情况,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关数据似乎也从侧面印证着邹峻的说法。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1590名小学生和1703名初中生的调查中,对于“课间休息总是可以到教室外游戏和玩耍”的问题,认为“比较符合”的学生占比仅为68.87%和50.61%。

“要给学生松绑,首先要给学校松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教师点出问题关键所在,“这些道理学校都懂,甚至比多数人更懂,但学校也很无奈,当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因打闹发生纠纷乃至出现安全事故时,可能会惹出打不尽的官司。而在相关案例判决中,往往把家长和学生当成弱势方、学校当成强势方,把风险责任无限转移到学校身上。”

因此,在“既要安全,又要成绩,还要快乐”的普遍期待之下,学校只能退守“安全底线”,作出“但求无过”的选择。

那么,做出承诺的杭州做得如何呢?

“我们首先要明确,‘禁足’与‘不允许在走廊里打闹’是两个概念。”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锋说,杭州这半年来的努力和督导,就是鼓励学校放下包袱,转变理念,“校园应当针对学生部分风险性行为予以阻止与限制,但不能一味退守安全底线,一刀切地限制学生课间活动。”

“接到政协相关提案后,我们将课间活动时间纳入常规督巡之中,并计入学校考核,进一步督促学校充分开展课间活动。”蒋锋说,从幼儿园到高中,目前杭州2000多所学校,都已全面保证了“课间10分钟”,并且积极培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校园体育模式。

“目前,杭州中小学校内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基本可以保证。”杭州市副校级督学洪涛告诉记者,这半年来,他走进了杭城不少学校进行“突击检查”,“一些体育师资优渥的学校,甚至实现了每天一节体育课。”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