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整叙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引用,可以借助作家、诗人的力量,让我们的文章更富有文采,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8月24日,爱写作的狮子2023年“你好,新学期”系列公益讲座第二场邀请到了杭州市文一街小学语文老师、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西湖区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崔张龙老师。
来参与讲座的同学,有的是新二年级,也有的正面临小升初,还有一位建德的女生特意赶来学习“引用”的技巧。面对不同年级的同学,崔老师以“什么是引用、为什么要引用、怎样引用”的主题展开,通过例子展示和现场演练,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引用”技巧的实用性,带领大家撷取自己知识库中的诗词、名句、谚语为钥匙,为自己的文章增色。
事半功倍
用现成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来到西湖,我就被眼前一大片一大片荷花迷住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来到西湖,我就被眼前一大片一大片荷花迷住了……”
讲座一开始,崔老师抛给同学们这两句叙述,让大家帮忙对比,第二句话好在哪里。同学们很快就发现——第二句话引用了诗句,表达上富有诗意,也让叙述更具有画面感。
“同学们说得很对,这就是‘引用’的魅力!”崔老师说,在文章或讲话中,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可以借用古今中外现成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引用”,崔老师还列举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课文。例如,朱自清在《春》中写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在场的同学忽然发现,自己在平常阅读时忽略了这个表达方式。一些常见的谚语,也可以为我们所用,为文章增色。
“引”什么?“用”在哪里?
引用没有想象中简单
“引用其实是一门大学问,光从形式上看就有明引、暗引、意引三种,而在内容上,还分为正引和反引。”听完崔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开始露出疑惑的神情,不知道这些不同的“引用”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大家逐渐明白“引用”的学问。崔老师接着为大家列举了以下两个例子:
暗引:直接把引用的话组织在自己的语言里,不说明来源、出处,不加冒号,有引号,句号在引号外。如: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奔涌,真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反引:作者的观点与引文的观点相反或大致相反。如: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欧阳修所描写的那种“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凄凉景色……看到的只是万紫千红的丰收景象和奋发蓬勃的繁荣景象。
引用的选材和次数也有讲究。“首先,引用的材料要与自己的文章保持一致,不能随心所欲;其次,我们要控制引用的次数,不能滥用,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崔老师着重强调了这两点。
在讲座的最后,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争相和同学们分享自己运用引用后写的句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期盼了整整五年的杭州亚运会,9月23日终于要隆重开幕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杭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绩斐然。”
经过一小时的短暂学习,不少同学开始尝试玩转“引用”,同时一个个都说,要多读书,记录更多好的句子和名人名言,为今后的写作锦上添花。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