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 把美好蓝图转化为现实图景

2023-01-04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五湾五城”建设的启动之年,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跃升的关键之年。

  滨湖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五湾五城”建设,着力提升综合发展实力、区域科创动能、城乡形态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民生福祉水平、社会治理效能,聚焦5个“高”,加快打造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坚决扛起新使命、奋力谱写新篇章,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滨湖新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转化为现实图景。

  聚焦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更加稳定

  提高现代产业竞争力——围绕建设更具韧性和活力的“543”产业体系,升级构建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1+N”政策体系,完善落实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五个一”产业服务保障机制,配套建强促进产业发展“工具包”,推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五大优势产业、四大特色产业、三大未来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25%、20%。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力——绘制投资热力图、招商靶向图,配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开展招商“百千万”行动,强化驻点招商、专业招商、跨境招商、科技招商、基金招商,新引进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企业1800家、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增强消费升级拉动力——大力推广“太湖108廊道”品牌,提升拈花湾、无锡影都、荣巷古镇等特色文旅街区,举办“四季滨湖”文旅推介等活动,打造“轻休闲”“微旅游”“夜生活”等旅游新产品,带动文旅市场消费复苏。

  扩大对外开放影响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对接上海“1+8+5”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探索特色园区合作共建,推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互联共享,主动承接产业项目、科教资源等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聚焦高水平创新 推动区域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持续提升区域创新浓度——深入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企业培育攻坚计划、后备高企提升工程,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新引进科技型企业1200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市级“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入库企业140家,有效期内高企达到760家。精准对接驻区高校院所“朋友圈”“上下游”资源,建立“院所+技术经纪人+企业”转化对接机制,探索实施特色产业园院地校地合作新模式,提升对驻区院校科研成果就地承接转化能力,保持“院所经济”对地方贡献增长10%以上。

  持续提升要素供给强度——提质扩容产业空间,深化工业园区“六抓六促”,持续推进胡埭工业园南区、南泉科技园、蠡鸿工业园等园区低效载体腾退,确保腾退低效用地1500亩。

  持续提升重点改革深度——探索功能区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全方位改革,深化“一区多园”模式,支持山水城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胡埭镇创建省级经济发达镇。

  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温度——升级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5.0版,推进企业开办“政银合作”,开展税务“零跑动”专项行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构建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及时解决企业从成立、成长到成熟各环节的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聚焦高品位城区 推动城乡形态格局更加优化

  塑优城乡空间——高水准编制“五湾五城”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启动滨湖城市风貌、基础设施用地控制等研究,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形成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一张图”。

  做优城市更新——制定运河湾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启动荣巷历史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开展城市体检和更新评估,推进边角坡地、城市阳台等微空间更新,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街区更新和商圈升级,建成一批多重功能复合的高品质街区。

  提优城市管理——深入推进“全国最干净城区”建设,加快实施环卫一体化作业,打造“席地而坐”示范区域8处,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启动城市管理数据底座建设,试点防涝、燃气等“城市生命线”场景应用,推进城市架空线整治入地,实施城市景观灯光提质工程。

  抓优乡村建设——以“三园一区一居”为主线,落实区现代农业专项规划,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工作,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强全市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提标提质村庄环境治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分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景区+乡村”联动发展,打造优品类村庄3个,改造重要节点类村庄4个,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聚焦高颜值生态 推动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靓丽

  狠抓污染防治攻坚——巩固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工程”成效,实施蠡湖、长广溪流域支浜深度治理,确保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101条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河道优Ⅲ比例超过90%,实现全流域水质、景观、功能协同提升。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成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论证报批,高效推动雪浪全域综合整治省级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新增城镇公共绿地35万平方米,建设城市绿道5公里、立体绿化示范项目3个。开展太湖流域入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景观带建设,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建成林业有害生物省级中心测报点。打造美丽幸福河湖20条。

  加快补齐环境短板——确保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清零。推进“三线一单”更新和成果落地应用,加强环评和排污许可联动监管,严把环评准入,严控“两高”项目,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十大专项行动,推进全区光伏发电规模化开发应用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样板打造。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成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区。

  聚焦高品质生活 推动社会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夯实社会保障基础——高质高效完成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用心用情实施“微幸福”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深入开展精准帮扶“3610”行动,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和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注重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华师大附属无锡滨湖学校、育红小学公益校区等12所学校新(改)建,开展“双减”政策下新课程研究,积极引入高端教育资源,争创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深化“健康滨湖”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区疾控中心异地新建。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深入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百姓百戏”小剧场联盟,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等惠民活动,举办“幸福滨湖”文艺作品创作大赛,擦亮“四季滨湖”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聚焦高标准治理 推动安全稳定防线更加坚固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滚动排查整治食品药品、城镇燃气、交通运输、既有建筑、森林、消防等重点领域问题隐患,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建设,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认真贯彻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快提高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率,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健全完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依法稳妥化解金融领域风险。

  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实施“精网微格”工程,构建覆盖全域的精微服务管理网络,打造“网格+”服务管理品牌,攻坚化解信访积案和信访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聚焦高效能政府 推动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强化“忠诚核心”的政治能力——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依法办事”的行动自觉——坚持依法治区、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效。

  锤炼“勤政为民”的实干作风——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

  砥砺“攻坚进取”的履职担当——强化“板块围绕发展转、部门围绕板块转”的理念,紧扣发展要务,紧盯关键任务,紧密协调配合,大力提升政府部门的政策研发能力、创新突破成效。

  树牢“廉洁从政”的纪律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


GDP再破千亿 占全市比重创近四年最高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一年来,滨湖区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滨湖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历经2018年区划调整后预计再次突破千亿、占全市比重近四年最高,较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经济运行 在承压前行中回稳向好

  主要指标稳中有进——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5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66亿元、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亿元、增长8%;进出口总额37.2亿美元、增长6.9%,其中出口27.1亿美元、增长13.4%;实际使用外资5.4亿美元。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60个,完成投资29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65个,完成投资75亿元。新引进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企业1200家,新签约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近五年最多。

  消费贸易稳定恢复——精心组织开展太湖山水文化旅游节、爱尚“滨”纷生活、悦享生活节、新能源汽车消费月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购车补贴1000万元,拉动汽车消费4.8亿元,出台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10条措施,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促消费持续回暖。

  发展动能 在创新驱动中加速积蓄

  产业集群加快壮大——建立健全“543”产业体系,每个产业均设立首席服务专员和推进小组、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编制专项规划、完善扶持政策、明确专业园区。四大特色产业能级持续提高,“两机”产业产值增幅超50%,三大未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重点改革成效明显——组建设立区大数据局、科创中心、投促中心,实体化运作区城管委、城运中心、建管中心。

  科创活力持续迸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83%,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7家、有效期内高企达到660家,新招引科技型企业12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5%、全市最高。

  城乡面貌 在精雕细琢中日益焕新

  空间布局日臻优化——“五湾五城”格局初步形成,红沙湾科学城、灵山湾生态城、九龙湾智造城完成概念规划国际方案评选,蠡湖湾未来城、运河湾现代城规划和城市设计基本稳定。

  城乡发展日趋协调——运河湾、荣巷等片区城市更新有序实施,无锡太湖植物园一期开工建设,太湖郊野公园首批项目顺利完成,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52万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部,稻香片区老旧街坊改善入选首批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

  城市管理日渐精细——深入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智慧城管”平台完成扩容,城市管理物业化深化提标,城市管理单元合格率100%、优良率98.5%。

  环境质量 在压茬攻坚中有效改善

  河湖治理系统实施——全面开展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五大工程”,实施“美丽河湖”项目58个,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101条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河道优Ⅲ比例达到91%,连续15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

  污防攻坚有力深化——系统开展工地扬尘管控、大气污染防治和微环境保洁,深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重点行业企业源头治理和减排实现全覆盖,PM_2.5平均浓度全市最优。

  生态保护不断加强——持续强化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开展涉水、涉气、涉危废等专项检查。实施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水源地生态补偿、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等工作有序推进。

  民生福祉 在补短提质中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718人,扶持自主创业3206人,落实公益性岗位、社保“两项补贴”和稳岗补贴1.1亿元。加强“一老一小”保障体系建设,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51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100%。

  社会事业有力提升——调优山水城、美湖等重点片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南师大滨湖实验学校九龙湾分校启动建设。完成“百宅百院”活化利用项目5个,建成开放公益特色小剧场7个,一批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建成投用。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新建行政调解服务中心6个、委员会4个,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535件。新增法律援助站点5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37件。


实事实办 让居民有满满幸福感

  2022年24件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件件聚焦百姓需求,件件回应社会关切。

  ■宜居住区建设

  1、10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提标整治改造全部竣工。

  2、10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

  ■公共安全提升

  3、餐饮业“明厨亮灶”可视化工程已完成,共实施806家,创建“太湖智谷”餐饮智管自治街区1个。

  4、居民用户“智慧燃气”项目已完成,共安装瓶装液化石油气两件套8354户。

  5、消防设施设备应急能力巩固提升,8辆定制小型消防车在产。

  ■市容市貌提标

  6、5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

  7、城市停车便利化工程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8、公厕新改建项目已完成,共新建马山天远桥公厕等3座,改建山水广场公厕等10座。

  ■城乡道桥建设

  9、金城西路东蠡湖人行天桥工程项目已启动建设。

  10、实施常青路、紫云路、安南路、南塘路等4条道路建设。

  ■景观游园提升

  11、小游园提升改造及市级园林式居住区创建完成,共实施西太湖湿地公园、缘溪道具区路交叉口游园、住友游园等3个小游园改造提升。

  12、古道提升工程已完成冠嶂古道、状元古道、军嶂古道样板段建设。

  13、推进百姓百戏文化惠民工程。

  ■生态环境整治

  14、美丽河湖及水质提升项目已完成,共实施张庄巷河、状元浜、徐巷浜上游、三节桥浜、永康浜、庙泾浜6条河道景观及水质提升。

  15、马山街道古竹社区(上巷头、下巷头、竹溪苑)、和平社区(牛塘、雁门)获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教育卫生配置

  16、启动3所学校建设,胡埭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胜利幼儿园溪北园区异地新建已启动建设。

  17、青少年近视防控工程已完成。

  18、蠡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工程启动建设。

  19、急救设备配置及培训项目已完成。

  20、体检关爱工程已完成。

  ■帮扶济困保障

  21、完成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2718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20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

  22、“兜底保障送温情”及“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已完成。

  23、残疾人服务保障提质增效工程已完成。

  24、“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及社区公益服务创投项目已完成。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