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有韵味”,单日游客量最高近万人次——看一个薄弱村的美学觉醒

2023-02-02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刚过去的春节让锡山区羊尖镇丽安村不少村民忙坏了。村民制作的咸鸡、腊肠等年货以前只出现在自家和亲戚餐桌上,这次却订单不断,爆销近千份;焕然一新的村庄在春节期间迎来的游客较以往增加50%以上,带动村里的绿羊温泉农场等休闲农业载体经营升温。“这两年村集体狠下决心筹资1000万元营造乡村美学意境,使乡村真正成为让人向往的地方。”村书记巫伟说。丽安村,也成为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的乡村建设美学导则先行先试者。

  2019年前,这个稳定性收入不满250万元的薄弱村还是一副老旧模样:多数农房外墙墙粉斑驳,房前屋后的树多而杂乱,没有一条路面完好的道路。村庄发展从哪突围?美丽乡村设计师的介入,使巫伟打开了思路: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少,工业几乎没有发展空间,但可放大近3000亩苗木的生态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村委商讨后,果断决定结合省级农村道路安防工程、水墩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项目,筹资1000万元用于提升村庄建设。

  乡村要成为游客的目的地,系统打造节点是关键。步入村口主通道羊福道,只见汽车道旁还有一条宽约80厘米、标有“慢”字的慢行道。路边有古朴的棕褐色路灯、错落有致的绿化,插在草地里的“I LOVE水墩上”红色LOGO让人觉得舒缓又有动感。“每一处节点我们都精细化打造,如LOGO用什么颜色、高度为多少,灌木多高比较适宜……都有讲究,这样能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统,使游客增强沉浸感,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巫伟介绍。和以前“想到哪干到哪”的村庄美化方式相比,这样植入美学元素的村庄建设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修复与治理。

  白墙黑瓦的农房倚着老树林,树林边围了一圈烤成棕黄色的竹管做成的栅栏,栅栏上印有“I LOVE YANG JIAN”标识。正在用手机拍视频向外地同学介绍村庄变化的小王说,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搞美丽乡村建设,但大多粗枝大叶,丽安村却不同,每个节点都通过不同颜色的对比、形体的缓冲与融合等,形成了耐人寻味的村景。比如这里栅栏由一个个紧挨着的竹管制成,不透风,与羊福路两旁紧挨的农房相呼应。往里面走六七百米的水墩上河边,菜地围的是细竹枝围成的网格式栅栏,菜地里的绿色和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这样农村面貌就生动了。

  有了农耕文化植入,乡村美才更有味道。沿着道路往水墩上西部走,只见一处青砖墙上挂着墨色蓑衣,墙下不宽的草地上有一个老木头架,上面插着木耙、锄头等10余种干农活用的老物件,体形较大的老式木制碾米机、犁地设施在一旁“静卧”。与之相连的竹制墙上,挂着一个个旧搓衣板……精巧的设置,让人们真切触摸到倒流的老时光。往水墩上东部走,一个原本埋在杂树丛里的千年古井焕然一新,有龙头、梅花鹿等雕像的灰色井口、上方红色的取水用木桩,背后是旧青砖、石瓮、旧瓦等组成的镂空背景墙,墙外是老树、白墙黑瓦的农房……看看静美如画的村庄,读读背景墙上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听村里人聊聊古井往事,又是让很多游客沉醉的一个地方。“乡村美要以真实为底色,但也需要根据现代美学思维用巧心思来创造,这样才会走入游客心底。”巫伟说。

  乡村旅游要持续推进,还需要有多种形式的活动给游客提供文化体验、服务体验等。丽安村从苗木基地征集了池杉、红花榉木等近百个品种的花草苗木,分别安置在道路两侧、小广场、小景点里,形成近10万平方米的植物观赏园。“后续将给植物挂上铭牌和生长特性等简介,丰富游客观赏、学习体验。”巫伟介绍。在村子西边,20多亩草坪种植基地被整理成露营基地,在一年两次草坪采集销售期之外对外开放。宽阔的草坪上分布着一个个白色帐篷,几架彩色风车,再加上几头绿色的小羊、蝴蝶等装饰品,成为空余时间想放空的人的最爱。不到半年,这里就迎来团建、游学等游客近万人次。村子中间,除了原有的民宿,村民还应游客要求新建了一家茶吧、一家咖啡吧。“村里主打‘慢生活’旅游体验,中青年人居多,原本是朋友介绍来歇歇脚,后来实在应付不过来,就开了这家咖啡吧。”村民赵珣说。屋外是草棚、咖啡桌,自家院子里还摆了遮阳棚、摇椅,再加上咖啡豆磨制飘出的香味,隔壁人家传出的鸡鸣、狗吠,就着暖阳、老树,很多人一坐就是半天。

  随着“步步是景”“处处有味”村庄建设的深入推进,村里游客量逐渐增多,日游客量最高时达到近万人次。巫伟说,丽安村“慢生活”休闲游产业的崛起,正是源于乡村建设美学的觉醒,后续他们将继续优化提升,让休闲游成为强村富民新支点。(朱雪霞)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