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和诺贝尔奖得主边吃边聊,是种怎样的体验?西湖大学的学生们真是太幸福了。
日前,“2023 WE学者论坛之西湖科学前沿论坛”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召开,来自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领域的5位诺贝尔奖得主,和西湖大学“西湖卓越学者计划”咨询委员会中的两位顶尖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志坚、国际数理统计学会(IMS)现任主席Peter Bühlmann,带来了7场精彩讲座。与全校师生进行了4个多小时的知识分享后,7位顶尖科学家又加入西湖大学本科生的午餐会。聊学业 本科阶段需积累知识打好基础一群教授和学生坐在一起吃饭,学习是绕不开的话题。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Kurt Wüthrich刚一落座,就转向坐在他旁边的大一新生Nicole Borja:“你是哪里人,怎么想到来中国读大学?”Nicole Borja是西湖大学今年招收的首批国际生之一,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在西湖大学读本科,可以在入学的第一天就进入实验室接触前沿的科学研究,这是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的机会,也是我选择来中国最主要的原因。”Nicole说,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生物,但怎样才能找到更具体的研究兴趣或学习方向,是入学后困扰她的一个问题。听到这里,坐在她另一侧,同样来自德克萨斯州的陈志坚加入谈话。“你才大一,本科生需要做的是积累知识、打好基础,建立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训练才是最重要的。”陈志坚用自己的经历鼓励Nicole,“我在博士后阶段才找到自己后来专注的研究领域,这不是刻意寻找的过程,而是顺着科研工作自然而然走到了那里,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做这样的探索。”聊科研 亲身去实验室体会解决问题的困难就像Nicole所说,一流科研训练是西湖大学本科生的核心培养理念之一。不少同学在上午的讲座现场没有抢到提问机会,趁着这顿饭的时间抓紧问了起来。“如何判断什么样的问题是‘好的’科学问题?”β书院的大二学生胡烁怡好奇地说。她和γ书院的大二学生肖逸霄,正好坐在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Randy W.Schekman的两侧。“在于经验的累积,要亲身去实验室,去体会解决一个问题的困难,相较只是从课本上学习,有了经验自然就会有判断。”从Randy的回答里,胡烁怡和肖逸霄坚定了自己的科研理想。胡烁怡大一就钻进了实验室,连暑假都没有回家,上周她和同年级的队友们前往法国,参加了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回答问题的同时,Randy也主动向同学们发问——“有没有进过实验室?”“会不会有交换学习的机会?能去多久?可以去哪些学校?”聊到感兴趣的地方,Randy还提到了《奥本海默》这部电影,他推荐大家去读读原作,“书比电影好多了,里面有写到更宏大的时代背景。”聊生活 要对不同文化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这顿中西融合的午餐上,还出现了有趣的一幕。面对第一道沙拉,几乎每一位外国教授都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筷子,反而是中国学生选择了餐叉。这个场面把教授们逗乐了,也就此打开了餐桌上的万能话题:美食。“我昨晚品尝了北京烤鸭,简直太美味了!”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May-Britt Moser来过中国很多次。入乡随俗,她现在已经有了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的养生习惯。当年与她一同分享诺奖的合作者Edvard Moser,在她对面炫耀起了自己的“执筷”技能。“这是我第一次来西湖大学,这里很不一样,除了中英双语的环境,还有很多国际化的地方,这会让全球学术交流与合作变得顺畅许多。”他说。说到中英双语,May-Britt Moser还向γ书院的本科生何世杰请教中文。“听说我的名字May,和中国人很喜欢的一种花发音相同,你能告诉我这个‘梅’字怎么写吗?”“当然乐意!”何世杰掏出纸笔,周围的人也放下筷子,一场中文教学就这么开始了。May-Britt Moser一笔一画练了几遍,学会了第一个中文汉字的书写。收起纸笔,她鼓励在场的同学们,要对不同文化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拥抱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