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正常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 4岁自闭症患儿愿意与人交流了

2023-08-22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每日商报讯 四岁的君君(化名)患有儿童孤独症(即自闭症),语言运动能力发育迟缓,长久以来只能无意识地发出“妈妈声”,且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辗转多家医院疗效始终不明显。前段时间,家长慕名找到了树兰(杭州)医院儿科。

“5月龄时,孩子抬头都不稳,1周岁时才基本完成抬头、翻身以及坐立;15月龄时不会爬,更别说走路了,用拇指、食指捡拾东西等细小动作都没法完成。”据君君父母介绍,大约两岁时,孩子出现了“刻板行为”,仅对圆形物体感兴趣,经过多次奔波,君君被确诊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并伴有便秘等症状。

在了解到患儿的具体情况后,树兰医院儿科主任覃珍马上联系了感染科的同事。经沟通,君君很快接受了肠道菌群移植。一个疗程后(6次),君君妈妈表示,孩子的便秘症状有所好转,大便已由硬球变得细软,同时,孩子还发出了“奶奶”“姐姐”等模糊音,出现了模仿动作,甚至愿意与他人交流了。

根据安排,目前已出院回家的君君后续将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接下来,孩子还将接受四个疗程的诊疗。

有数据显示,全球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学界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成为治疗的关键。

“孤独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异常,由此导致的多系统症状极大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鉴于多数患者存在语言障碍,无法正确表达,故胃肠道症状很难被发现,且会导致问题行为不断增加,如挑食、易怒、攻击性行为等,这些症状又与刻板行为、睡眠障碍加重相关。”覃珍介绍,动物及临床研究均证实,孤独症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干预肠道菌群会影响孤独症的症状改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菌群移植。

简单来说,菌群移植就是将健康人体粪便中的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以此来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近年来的多个研究表明,胃肠道症状和功能异常与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胃肠道症状又常常早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人体肠道中数以百万亿的肠道菌群在“肠-脑轴”的双向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称,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形成具有特殊性,需经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育阶段 (3-14个月)、过渡阶段 (15-30个月) 和稳定阶段 (31-46个月)。“0-3岁是肠道菌群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肠道有害菌过度生长,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产生影响,而肠道菌群可通过神经途径、内分泌途径、免疫途径影响大脑,导致脑功能异常以及认知、行为障碍,上述机制为‘菌群移植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提供了更多可能与希望。”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