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西泠印社建社120年庆祝大会在杭州召开。400多名社员齐聚杭州,海内外80余家印学社团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西泠印社的120年历史中,有一半以上时间社长空缺。宁缺毋滥,印社前贤达成共识:绝不许在社长人选上勉强迁就。这种做法在中国所有学术社团中绝无仅有。2005年,第六任社长启功去世。6年之后,2011年,95岁的国学泰斗饶宗颐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8年2月,饶宗颐去世,社长之位再一次空缺,直到现在。
昨天下午,现场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社领导——社长空缺,刘江、韩天衡任名誉社长,副社长为朱关田、陈振濂、李刚田、童衍方、龚志南、孙慰祖。陈振濂兼任秘书长。此外,吕国璋、金鉴才、高木圣雨(日本)、权昌伦(韩国)任名誉副社长。
社庆系列活动持续到11月15日
西泠印社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印学团体,120年来,西泠印社就像一座艺术孤岛,一直顽强坚守着传统文化、艺术、修养。
1904年,清朝末期,丁仁、王禔、吴隐、叶铭,4位篆刻爱好者,在杭州孤山发起并创建了西泠印社。印章虽然是立社的根本,但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文人社团。中国的文人概念,讲究的是综合修养,并不仅局限于篆刻,而是传统文化的综合。社团虽然以印得名,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就是最好的说明,各行各业的传统文化精英组成了这个社团,除了篆刻之外,还涵盖了书画、古文字研究、鉴赏、诗词等众多领域。
1949年之前,西泠印社是一个民间社团,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为国有。当然,“文人”并不是一种职业,所以西泠印社的众多社员也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目前400余名社员中仅有很小的一部分是专职在西泠印社这个单位工作。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把一部西泠印社史分为几个时间节点——1904年的发轫,是一个生命孕育的“萌发”点;1913年修启立约,是一个正式确立体格的“成长”点;1956年至1963年复社,是一个衰而转盛的“中兴”点;1978年改革开放,是一个由时代机遇引发的“再生”点;2003年百年社庆,是一个全面改革快速发展的“全盛”点。而今天,2023年百二十年双甲子,应该是一个新时代再启航的面向未来的“综合发力”点。
今年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社庆系列活动将持续到11月15日,这不仅是印社内部的盛事,也是全国文化艺术界的大事件。这次社庆大型系列活动,涵盖社庆大会、系列展览、学术研讨、座谈交流等板块。
五大系列展览免费开放参观
大众要怎么参与这场盛事?看展览。昨天开始,浙江展览馆共有三场展览同时向公众免费开放,包括“西泠印社百廿成果汇报展”“社员作品展”和“社藏捐赠菁华展(2019-2023)”,还有在杭州画院举办的“2023海内外印社联展”和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君匋艺术院藏“丛翠堂四家名印展”。在浙江展览馆展厅里,孤山社址的圆形门洞也在现场进行了还原。你还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老照片,生动还原了西泠印社早期社址、建筑景观、名流雅集等场景。
这次的五大系列展览,既是西泠印社120年来发展成果的荟萃,也是建社以来几乎所有社员创作面貌的一次全面展示。观众可以从系列展览中去探究西泠的历史,去品鉴西泠的文物,去追寻西泠风骨的传承,也可以去体悟西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
展览开幕式上,举行了为无私奉献捐赠藏品的社员和各界贤达颁发捐赠证书仪式,向所有无私奉献的印社同人和社会贤达表示感谢和敬意。西泠印社建社120年首日封发布仪式同步举行。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