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浙江书展上,感受文学和阅读的力量——新时代全民阅读,需要怎样的文学作品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06 09:18:23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当下,短视频、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地充斥在我们的手机中,花时间费心思的深阅读似乎成为一种奢侈。

而从四面八方赶来第八届浙江书展赴书香之约的人们,却又证明:对知识的推崇、对文化的尊重,依然是这座城市、乃至这个省的基本底色。

新时代全民阅读,需要怎样的作品?

3位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东西、乔叶在书展首日就此展开对话。

全民阅读,大有可为

从2014年迄今,“全民阅读”已连续第十年被写入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

这透露了两个信息。其一,阅读这件事很重要。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阅读是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一环。其二,这件事依然有提升空间。“全民阅读”推动多年,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说明它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待发掘,征途漫漫。

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连续多年稳定在4至5本之间,远低于日本、韩国、法国等。《2022年浙江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省居民纸质图书阅读率为75.1%,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9本。

专注深阅读,或通过阅读养成思考习惯,与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没有达成同步,需要推动更多人主动去阅读、让阅读成为自觉。全民阅读,就是要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生的一部分。

正如作家东西在浙江书展上所说,“阅读的魔力,只有读进去才能真正体会。”

打动“全民”,书籍靠什么

那么,书如何打动读者?时代背景下的宏大话题,需要剥茧抽丝才能找到其中脉络。浙江书展恰好为此提供了鲜活的观察窗口。

11月3日下午,作家梁晓声、东西和乔叶登场对话自己眼中的“文学与阅读”。开场前30分钟,观众席已座无虚席,通道两侧挤满了人。

人群中,有青涩的大学生、中青年职场人,还有拖着满满一购物车书籍的老年人。

“我的父母抹着眼泪看完后又推荐给我看。虽然我没有经历过知青年代,但也看哭了。”80后男生齐扬手里拿着梁晓声的《人世间》,早早坐在第一排。他说,书里讲述的一代人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深情特别有感染力。

台上,自称“社恐”的乔叶聊到刚获茅盾文学奖的《宝水》8年创作经历时,变得滔滔不绝。她说,为了写这本小说,她跑了贵州、甘肃、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乡村。很多乡村一句都没有出现在书里,但“跑村”“泡村”积累的大量鲜活故事、语言、乡村运行规则,都成了她写作的底气。

上海读者书店主理人蔡志文几乎每届浙江书展都会参与。他发现读者对于优质书籍的核心要求很稳定。例如,有历史纵深感和广度的经典之作;能讲好故事,让各领域、各年龄段读者都共情的普及读物;以及能反映时代特性和思考的文学作品。

这也是为何《平凡的世界》总能登顶大学借书榜;史铁生和他的《我与地坛》又能在年轻人中火起来的原因。有群体共鸣的文学作品,不畏时光,总能释放巨大能量,影响一代代人。

或许,我们还可以再换个角度,以影视改编情况作为观察一部文学作品社会影响力的切入视角。

去年,根据《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成为名副其实的“剧王”。眼下,又有《主角》《繁花》《北上》等剧扎堆来袭。有统计表明,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有三分之一已被改编或正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它们的共性就是生动体现时代发展、深情讲述百姓生活。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