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建德市老年大学报告厅内,一曲器乐合奏《越乡行》拉开“银耀红色旋律唱响新安山水”王少辰音乐作品演唱会序幕,紧接着,越剧、婺剧、男女生独唱、女生组唱、合唱等节目轮番登场,均为国家一级作曲家王少辰的原创作品。电子大屏上,92岁离休干部王少辰深情讲述自己年少参军的故事。
14岁投身抗日
三件宝贝不离手
1931年3月,王少辰出生在山东省临沐县一个农村家庭。年少时,他便接触了进步思想,14岁投身抗日斗争。1945年6月14日,他穿上军装,成为八路军滨海军区政治部宣传队的一名队员。
1946年,内战发动后,从未握笔写过曲子的王少辰在一腔热血的驱使下,写下人生第一首歌曲《保卫家乡》,被刊登在山东某部队的内部刊物上,深受战友们喜爱。1947年,年仅17岁的王少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少辰告诉记者,自己在战场上有三件“宝贝”——
一把小提琴,在战壕里、行军路上,随时演奏;
一支钢笔,用它写战歌、赞英雄;
一个标语桶,从山东到河南,留下“我军必胜”的标语……
就这样,在革命的道路上,王少辰写下了数十首奋勇向前的歌曲,写下了鼓舞士气的大标语,为那个时代留下不朽的乐章。
一生钟爱音乐
创作百余首歌曲戏曲
1958年,王少辰从舟山海防文工团转业建德,先后在原建德县婺剧团、县文联等单位任职。几十年来,他潜心研究音乐,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百余首歌曲及大量戏曲。
已是鲐背之年的王少辰依然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每个作品背后都有故事。经典曲目《月光下的新安江》便是受到《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启发。“在建德生活后,我习惯晚饭后在新安江边散步。”为了创作这首歌,王少辰不知在月光下走了多少个夜晚,边走边思考用什么样的音乐表达这份美。
半个世纪的新安江畔生活,让王少辰对第二故乡建德结下深厚情感。他的不少作品都以美丽的新安江山水为创作对象,《新安江,五彩的江》《蓝蓝的新安江》与《月光下的新安江》被合称为新安江三部曲,至今在建德仍广为传唱。
不忘初心
赓续红色根脉
王少辰始终把“赓续红色根脉”作为自己作曲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添砖加瓦。
去年,王少辰还为新安江第二小学、明珠小学的学生们带去一场生动的红色宣讲会。
“我给孩子们讲了自己过去当兵的故事,关于解放宁波、解放舟山的战斗经历。小朋友都很喜欢听”王少辰说,这些可爱的孩子还亲手绘制卡片,写上心里话送给自己。这些卡片仍保存在王少辰家中,他告诉记者,都是他珍贵的礼物。
此外,王少辰还收集整理回忆录,为《红色足迹》系列书籍提供详实资料。
“初心如是,百年不渝。只要我的生命还在,我永远要怀着对党忠诚,永远跟着党走的信念,按照共产党员的要求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直至奋斗到最后。”王少辰说。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