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提到今年的高口碑剧集,《漫长的季节》肯定有一席之地。剧中实力派演员云集,但网友讨论度最高的,却是几乎是一句台词都没有的配角傅卫军。他在剧中是个聋哑人,只能借助手语和助听器与人交流。他单手摘助听器的画面让网友们惊叹是剧中最性感的镜头。
目前,中国14亿人口中,各类残疾人占总数的6.21%,约8694万,其中聋哑人口占30%左右,约2600多万。除了先天性聋哑外,七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聋哑人口的主要人群,他们理论上都需要佩戴助听器来辅助听力。但现实中,很多患者对助听器有抗拒心理,有些已经佩戴的也无法获得很好的听觉体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师张赫说,佩戴助听器和佩戴近视、老花眼镜一样,都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需要专门的验配和调试,不能随随便便购买。
助听器不是普通的声音扩大器
需要个性化定制和专业调试
剧中,傅卫军经常在重要的场合摘取助听器,戴上后还要微微调整到最舒服的位置。小小的助听器,被他视为大大的珍宝。扮演者蒋奇明在采访中透露,这是他专门设计的表演动作,因为他设定助听器是傅卫军偷来的,所以并不符合耳朵的尺寸。
张赫介绍,助听器是二类医疗器械,它与传统电子设备不同,需要经过个性化定制和专业调试,才能有效帮助听力有障碍的人提高听觉能力。
据悉,助听器通常由麦克风、放大器和扬声器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麦克风将周围的声音收集起来,然后将声音信号传送到放大器中进行处理。放大器会增大信号的音量,并根据个人的听力需求进行一些声音质量调整,例如增强特定频率范围的声音。最后,处理后的声音信号通过扬声器传递到用户的耳朵中,使他们能够更清晰地听到声音。
助听器不是普通的声音扩大器,它需要根据个体的听力损失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听力需求和环境,达到听力补偿听觉康复的效果。
越早佩戴助听器
听力补偿的效果就越好
大部分老年人到60岁以后,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他们往往会觉得年老后听力下降很正常,不想干预也不去干预;或者觉得可以等听不到了再配助听器,戴上助听器就可以让听力恢复如初。
“实际上,等到听不见了再去配助听器时,会发现助听器的效果不是很好。”张赫解释,这是因为听觉中枢长期未受到声音刺激,对语言的处理能力明显降低。此时,听觉中枢已经不太会处理声音,致使老人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声音的意思。在充分利用人耳功能的基础上弥补听力损失,是助听器验配的基本原则。听力损失程度越轻,助听效果越佳。所以越早选择助听器,对我们的听力补偿就越好。
另外,助听器的选配只是解决听力损失问题的一个环节。无论是言语识别,还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出有用的声音,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听力康复的适应性训练来恢复。如果听力损失太严重,会增加大脑对助听器声音重新调整、适应的难度,导致助听器效果不佳。
作为听力师,张赫的职责就包括听觉功能检测、评估、补偿和保护,助听设备验配,人工耳蜗植入前后评估,言语康复,嗓音评估及康复治疗,以及耳鸣的评估、辅助诊断、干预等等,全方位改善患者的听觉体验。
张赫提醒,助听器并不能治愈听力损失,而只是帮助用户更好地听到声音。如果出现了听力问题,务必第一时间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完善检查,确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从而进行对症治疗。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