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前不久,杭州市教育局发布2023年各类高中招生政策,明确今年按所有初中毕业生均能升入高中段学校(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协调发展的要求制订招生计划。
近年来,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在高中阶段就进行“普职分流”?为什么不能多建一些普高?能否让更多孩子去读普高、升大学?就此,我们采访了教育行业从业者。
“普职分流”非常必要 但不搞“一刀切”
过去几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在制订招生计划时,普职比大致是6:4。
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共计307个,涵盖16大行业,与杭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基本匹配,在校生人数对应服务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4%、17.4%、79.2%,精准匹配杭州主导产业。“由此可见,杭州职业教育对充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线技能人才需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职分流’的必要性。”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提出,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新《职教法》实施后,‘普职分流’依然存在,只是不像过去那样‘一刀切’了。”一位业界专家说,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方面可以不一样,要符合实际情况,要有创新特色。
其实不只在中国,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普职分流”也很普遍。比如德国,就是这方面的“模范生”。在德国,小学只有四年,毕业后就开始分流。据媒体报道,只有四成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未来会选择考大学;另外六成大概率会选择职业培训。德国的职业教育采取的是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学生30%—40%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60%—70%的时间在企业培训。
“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相同,技能人才受到社会尊重,在德国选择职业高中的学生超过选择学术高中的学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
初中毕业分流是好时机 逐步探索“分”中有“融”
很多家长问:“普职分流”有必要,但延后到高中行不行?
这些家长有同样一个愿景:孩子上了普高,未来上本科的概率会大不少。
假如取消职高、全办普高,会出现怎样的情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杭州市普高毕业生的本科率在65%左右。“如果当前大学本科的资源没有扩充,且把原本上职高的学生全放进普高,结果就是普高的本科率将大大下降。也就是说,原本上职高的大部分学生,即便上了普高,未来还是要上专科。”一位业内人士说,即便取消职高,只不过是将焦虑往后移了3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倒还耗费了学生巨大的时间与精力成本。
“学生适性发展和技能磨炼要求,决定了初中毕业进行‘普职分流’是一个好时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初中阶段进行‘普职分流’,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对知识的接受形式也不同。部分不适应普通教育的孩子,如果动手能力强,与其一直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受煎熬,不如尽早学习技能、对接社会需要,在另一条赛道上跑出成绩,更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在职普融通方面,杭州普高和职高一直在探索。杭州市交通职高校长金宏介绍,这几年,学校汽修教研组选派专业教师,前往各普通高中开设《汽车概论》等选修课程。这类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了普高学生的专业视野。
有“分”也有“融”,其目标是实现两类教育资源、教学模式的交流合作与共享共赢,达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