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是如何学会看东西的?
婴儿时期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该如何培养?
外语学习的年龄效应如何?
芬兰0-3岁儿童照护与托育体系是怎样的?
父母手机使用对婴儿依恋关系有什么影响?……
0-3岁婴幼儿的发展和托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5月13日,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芬兰和我国等国家的300多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来到杭州师范大学,共同探讨、交流新时代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托育机构代表、相关专业学生等近千人参加开幕式并聆听了主旨报告。
婴幼儿期是脑发育和认知、情绪和语言等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育形势变化,新时代育儿观念发生转变,如何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如何实现生育支持和人口素质提升变得尤为迫切。
首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杭州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杭州市儿童医院、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及杭师大相关学院、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本次会议以“新时代婴幼儿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婴幼儿认知发展、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婴幼儿言语发展、婴幼儿托育、婴幼儿照护与人才培养、婴幼儿早期发展、小儿神经与行为发育疾病诊疗康复等7个分论坛和4个硕博论坛。
会上,大会主席、杭师大教授李葆明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实践”。加拿大麦马斯特大学教授达夫妮·莫伊雷尔(Daphne Maurer)以“婴儿是如何学会看东西的”为题,日本同志社大学婴儿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板仓召二(Shoji Itakura)以“婴儿注视跟随的机制”为题,以色列巴伊兰大学教授吉尔·迪森德鲁克(Gil Diesendruck)以“修正幼儿对‘他者’的概念化”为题,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奥里·弗里德曼(Ori Friedman)以“幼儿如何看待关系的所有权和控制”为题,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儿童健康处处长王克让以“儿童早期发展与婴幼儿养育照护”为题,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博士、爱思唯尔大中华区研究分析部主管周鹰鹰以“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研究领域学科发展文献分析”为题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当天,杭州师范大学和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倡议并发起“0-3岁儿童发展联盟”。
该联盟将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社区、政府机关和托育机构等,共同推动0-3岁儿童研究、照护与托育及其人才培养,力争打造中国具有影响力的0-3岁儿童发展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探索“医-养-育”一体的杭州托育模式,助力杭州实现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
在大会闭幕式上,杭州师范大学“育儿助力成长营”开营。
该成长营将通过“舒馨育儿宣讲营”“亲子欢乐时光营”“香香甜甜食育营”“亲亲五感体验营”“咿呀绘本阅动营”“探探科学发现营”“绘绘艺术表现营”“哒哒趣味运动营”八大模块为杭州市各乡镇街道送上育儿服务100场。
同时借助杭州师范大学相关学科专业优势,扩大婴幼儿科学养育理念的传播和辐射范围,提升父母育儿技能和水平,促进0-3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省社科联批准成立的首批8家省哲学社会科学试点和培育实验室之一,杭师大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实验室依托心理学、脑科学、公共管理、教育学、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运用行为学、脑成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重点聚焦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婴幼儿身心发展及脑智促进对策、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数智化环境开发、婴幼儿的托养育与公共政策等4个研究方向,在婴幼儿发展(尤其是社会化发展)的实验研究方面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率先在国际上开展学前儿童诚信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此外,去年成立的“杭州师范大学0-3岁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0-3岁儿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杭师大-余杭区0-3岁儿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学校教育特色和综合学科优势,积极探索3岁以下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综合服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积极探索校地共建共享托育模式,让婴有所“托”、幼有所“护”、幼有所“育”,解决更多适龄生育家庭“带娃难”“育娃难”问题,努力为杭州“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师大路径。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