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是6岁男孩恩恩(化名)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他背着崭新的奥特曼书包出门,里头装着一摞封好书皮的课本。
书包和书皮,都是“妈妈”吴玉霞准备的,充满了仪式感。
“别的孩子有的,他也不能落下,这就是我对他的爱。”
吴玉霞和恩恩,是一组配对已有三年的临时家庭。
他们的家就在杭州市儿童福利院之中。
从“阿姨”到“妈妈”,爱是真的
2021年,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启动了一项特别的“类家庭”计划,将福利院的孩子安置在类似家庭养育的环境中,与家庭内的“父母”长期共同居住生活。
今年52岁的吴玉霞,退休后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入职福利院成为了一名保育员。3年前院里对外招募“爱心妈妈”,她二话不说就报名了。
作为一名母亲,吴玉霞理应是骄傲的,她儿子这两年刚研究生毕业,在深圳寻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安定下来,分隔两地的吴玉霞给予着儿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但她还是有着自己的“私心”。
“我本身很喜欢小孩子,一直渴望着能有一个‘二胎’但没能如愿,有这样一个机会我特别珍惜。”顺利通过选拔之后,吴玉霞和当时3岁多的男孩恩恩“组”到了一起。
福利院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特殊,恩恩也不例外。
2019年,恩恩因故失去原生家庭的庇护,被送进了福利院,走进陌生的环境,多少都会有些抵触,突然要与非亲非故的陌生人以“母子”关系相处,更是磕磕绊绊。
“刚接触他时,看起来挺活泼可爱,但有时候真的还挺拧。”年纪尚小就面临“缺爱”,恩恩起初充满了戒备与抗拒,吴玉霞碰了好几次壁。
“比如招呼他吃口饭,换个衣服,他都不怎么乐意,要哭着找妈妈,也不听我跟他解释。”
尽管碰壁,但吴玉霞心里清楚,孩子只是暂时性地缺乏安全感。她开始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引导沟通,用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关怀,一点点走近恩恩。
恩恩慢慢注意到,这位总是面带微笑、眼含柔情的“妈妈”,是真心实意地对他好。有一天, 他对吴玉霞的称呼从“阿姨”变成了“妈妈”。
恩恩变得愈发活泼开朗,平日里的喜怒哀乐都愿意一股脑分享。这份信任与依赖,让吴玉霞很欣慰,也更加坚定了她守护孩子成长的决心。
“虽然我们扮演的是‘父母’的角色,但是我们给的爱、陪伴与温暖是真实的,福利院的孩子们相对缺少的就是这些。当然,你付出一份爱,也会得到孩子真诚的反馈,收获成就感,这一定是相互的。”
你愿意成为“爱心妈妈”吗?
与孤困儿童组成模拟的“类家庭”,由陌生人来担任爱心妈妈、爱心爸爸角色,这是儿童福利机构的一种养育模式。
“我们面向社会招募爱心父母,初衷是为了在孤困孩子们的心中,重建‘家’的概念,帮助他们逐步构建起健全人格,塑造健康心理和良好性格,更好更快地适应将来的社会。”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张爱华介绍。
“因为这些孩子,他们大多都拥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且在福利院的环境中逐渐构筑起了社交属性,唯独在家庭需求上还有缺憾。”
张爱华表示,自2021年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类家庭”服务计划以来,有13名儿童在“类家庭”当中成长,享受“家”的温暖,接下来院方将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推进这项服务,尽量做到“应进尽进”。
针对招募的“爱心父母”,院方也拿出了诚意满足“类家庭”的日常需求。
比如免费且配备齐全的两居室。有专业齐全的配套团队予以医疗、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等。
再比如爱心“妈妈”每月可得薪资(含社保、补贴等)6500-7000元,爱心“爸爸”属自愿招募,可正常在外工作、居住在福利院提供的居室当中。
如果你也想成为爱心妈妈,可以看看招募的具体要求:
年龄要求在30-50岁之间,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身体健康,未患有传染性或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疾病;
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夫妻关系和睦;
自愿24小时住类家庭内,负责照料3到6名儿童的生活起居、入学入托接送等;
具有照顾、教育儿童的能力,拥有与工作相适应的沟通、理解能力,并接受为期两周的岗前培训;
能保持家庭内外整洁,爱护家庭设施设备,为儿童创建一个安全、健康、温馨、舒适的居家生活环境;
能配合儿童福利机构和学校工作,确保儿童获得适应性教育和康复服务,支持儿童参与各类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的意向报名者,可携带身份证、结婚证或户口本,联系院方宋老师,报名电话:0571-89935954(工作日8:30—16:30),具体将根据实际录用情况确定。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