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帮忙看看,我家有套珍藏200多年的家谱,怎么保管比较好?”
姚玉成是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泰峰村村民。最近,中泰志编撰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家拜访,姚大伯拿出藏在盒子里的家谱,请教对方古籍该如何保管。
工作人员发现,大伯的家谱非常精美,“家谱中手绘的家族人像栩栩如生,竟然还有朱熹、文天祥等历史名人的序跋,以及张九龄等文人墨客的题赞。”
姚氏一族尘封已久的家族史,姚大伯其实也不太了解,只知道祖上是元末明初迁居到中泰的,如果不是这次的街道来访,大伯已经很多年没打开这套家谱了。
“自从我们启动《中泰志》的编撰工作,收集到很多中泰历史史料,包括一批家族家谱,最近余杭区档案馆也受我们邀请,到中泰开展家谱档案保护利用调研活动。”正在编撰地方志的中泰街道工作人员说。
姚氏家谱分为《苕南姚氏宗谱》(乾隆四十年续修,1775年)、《苕南姚氏宗谱》(己丑年重修,1829年)、《苕南姚氏宗谱》(乙巳年重修,1845年)、《苕南姚氏宗谱》(己未年重修)、《浙江余杭苕南留嘉村姚氏宗谱》(2000年续修)。
其中,乾隆四十年续修的2册《姚氏宗谱》,其内容包括《家谱则例》、序跋、先祖图像及传、《祖先家训》、《处世要语》等,更有朱熹、文天祥等历史名人的序跋,以及张九龄等文人墨客的题赞,无不彰显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随着调研的深入,姚氏一族的往事“跃然纸上”。
根据族谱记载,姚大伯祖上最早追溯到了姚懿、姚崇这对父子,姚懿是隋末唐初的官员,他的儿子姚崇是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最早被武则天赏识,连任了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
在姚懿、姚崇父子时代,姚氏世居陕右之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唐末为避黄巢之乱,子孙散布江南。
迄宋暨元,家族名贤显宦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有宋代姚舜明、姚颖(状元)、姚希德、姚勉(状元)、姚枢等。
元末明初,姚氏二十四孙姚观圣兄弟俩为避战乱又迁居余杭县闲林镇,洪武初年,姚观圣迁居于余杭县南石壁岭之留嘉村,其弟迁居富邑(今富阳)。
这次的中泰调研,发现了一批因年代久远而受损严重的家谱档案。这些档案纸张泛黄破碎,颜料脱落,亟需得到有效的修复与保护。
为此,余杭档案馆迅速制定了针对性的保护方案,计划邀请专业的修复师进行精细修复工作,力求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恢复家谱的完整性与可读性,让后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祖辈们的智慧与故事。
“经过调查和收集,中泰境内现有各类家谱近20种,大多为境内居住氏族家谱,亦有诸如温州等其他地区居民之家谱。据境内家谱来看,本地土著居民较少,寻根探源,祖先大多从外地迁入,如汪氏从徽州迁入,洪氏从钱塘迁入,姚氏从余姚迁入,卓氏从温州平阳迁入。”
未来,中泰街道将继续在档案保护利用领域深耕细作,通过举办家谱展览、文化讲座等形式,积极促进家谱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