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杭州如期入夏,在采荷街道绿茗社区茶厂宿舍,陪伴广大居民走过悠悠岁月的小小凉亭里却多了几丝清凉。歇脚、闲聊、聚会,吹着电扇话家常,人群中,无论人们谈什么话题,言语间总会提及一个人,70岁的朱祖恩。对于这个老小区的老人们来讲,时刻身处“大家庭”的那种温暖感,正是因为以朱师傅为代表的一群人在不断奉献着。
即便到了深夜有居民找他
他也总是立即出门
与小区里的大部分居民一样,朱祖恩曾是茶厂的员工,40多岁时,因茶厂改制,技术在手、精通水电的朱师傅开始创业,经历过不少困难时刻的他,深知别人的无私帮助,无论大小都十分可贵。在企业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很快成了大家共同的朋友。
“我买过两台电动车,都贴上了我的电话号,一开始只是想着‘因为停车问题方便别人找到我’,后来慢慢地大家都记住了这个电话,遇见有需要帮助的,我都尽量第一时间解决。”朱师傅的性格果决,当年,在听到女儿怀孕的消息后,为了未来方便照顾小孩,他立即戒了烟,自此再没抽过一根。如今,即便到了深夜,有居民打电话找他帮忙,他也总是立即出门。从不拖延、从不敷衍了事,如此性子,朱师傅的老熟人,88岁的宋奶奶同样深有感触。
采访间隙,宋奶奶对记者说,在她眼中,朱师傅是“难得的好人”,居民家里的家电坏了会找他,高龄老人不方便下楼,需要买东西会找他,独居老人看病就医,需要人陪同样会找他。这期间,带着老人去西湖边逛逛,去人多的地方凑凑热闹,亦慢慢成了他与不少老人不变的约定。
“朱师傅默默付出做了不少好事,我之前还想写封表扬信,但没什么好的途径,这次你(记者)来,我们都特别开心。”闲谈中,面对居民的称赞,朱师傅则一直笑着不说话。在被询问“累不累”时,他坦言,“互帮互助”是一件自然而然且开心的事,他的晚年正是得益于此,从内而外变得很“轻松”。
持续多年为凉亭安装风扇
一个夏天送出上千杯茶水
茶厂宿舍作为主城区典型的老小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共用地紧张,南门的小凉亭一直是居民们最钟爱的聚会地点。自朱师傅退休后,这里的电扇、防暑药箱、灭蚊灯等物件基本都由他“无偿承包”。一开始,这里安装的几台电风扇都是居民用过的二手电扇,在朱师傅的巧手下,这些电扇又再次“上岗”,但由于使用频率太高,它们用不了多久就报废了。
“像这几年,我基本每年都会买几台新电扇,以保证凉亭内的电扇都能正常工作,让大家舒服些;等到了冬天,我会再买一些塑料布,把亭子暂时‘围起来’,挡挡风寒,这样居民围坐在一起会暖和一些,其实总共没几个钱,不值一提,我觉得我们这个宿舍是一个大家庭,很多人都认识几十年了,互帮互助是老传统,在这种氛围下,大家都比较乐观。”朱师傅说,每天上午早饭后,下午晚饭后,小凉亭里总是坐满了人,老邻居们聊着家常,有说有笑,这里更像是一个大客厅,既然是大客厅,自然少不了持续的维护。
由于临近四季青服装市场,茶厂宿舍周边总是人来人往。而每到7月份,宿舍南门便会出现一个固定的茶水摊,路过的人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免费来此喝上一杯白开水或是一杯凉茶。绿茗社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茶水摊的运营者正是朱师傅。一整个夏天下来,光一次性水杯就要用掉至少1000个,多的时候甚至要接近2000个。“这些成本基本都是朱师傅自掏腰包解决的,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事儿,润物细无声,我们社区也很感谢他。”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