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好呀好呀,下星期你来……你最好是晚上来哦,白天我跟你说话的工夫都没有……”昨天中午,龙井村的茶农缪雅琴在自家茶楼里,电话一个接一个。
“一上午接了十来个电话了。”缪大姐好不容易歇口气,说道,“全部都是老客户,约时间要来我们家喝茶。前些天,官方宣布了西湖龙井43号的开采日期,我是连微信朋友圈都不敢发,真的怕忙不过来。”
确实,西湖龙井43号开采,意味着茶农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开始了。生活节奏的加速让茶农的家庭日常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而几乎众口一词的“今年有得忙了”,透露的是对年景的信心。
1
手机终于消停了,缪大姐调整了一下状态,出现在自家茶楼门口。一部直播手机前,一名年轻主播正对着直播间的“家人们”介绍着:“现在,请我们的缪老师为大家展示一下刚刚采回的头批绿叶……”
缪大姐立即拎起茶篓,流利地接过话茬:“大家看,绿中带黄,样子笔笔挺,俊吧?”
等待收成,这是缪大姐每年中最兴奋的时光,而今年的兴奋,有了些许新的因素。“我还是第一次尝试直播带货呢。”她笑着说。
2
午饭时分,采茶工纷纷下山回东家吃饭。
缪大姐家昨天已经有10名采茶工到岗,都是年年来的老伙计,之后还有7个人,要等月底群体种开采了再来。昨天一个上午下来,采茶工们收获颇丰。“今年量大,每个人中午都采回半篮子鲜叶,总有个两三斤的样子。”缪大姐说,鲜叶要先摊青8小时以上,然后杀青,再辉锅筛选,之后放进布袋收灰,“很多爱喝茶的人都要赶在开采头几天来尝第一口鲜。”
说话的工夫,缪大姐又接了4个微信语音通话,都是老客户打来的。“都说要来买茶、吃饭,到下个星期,我们肯定会特别特别忙。”缪大姐说,仅仅前几天,她就接到了20余个“包邮区”老朋友的电话,甚至还有马来西亚的老朋友找来,“都说好久不见了,也对,起码3年没见了。大家都还记得我,想想也挺感动的。”
3
在翁家山村,不同快递公司的小哥们早就等候在那里,只待新茶炒制完成,就立即发送出去。翁家山20号,茶农孙建伟正在屋前忙着辉锅。“今天还不算忙,你看着好了,到这个双休日,我估计车都开不进来了。”他边忙活边说,“今年茶叶的销售不成问题的。”
为了采收家里9亩茶田的茶叶,他前天和邻居“拼单”包了一辆大巴,从安徽亳州接来了15名采茶工。中午时分,采茶大姐们从茶山上回来,开始吃午饭。有几位大姐已经为老孙家采了近20年的茶叶,说起老东家,她们端着饭碗,憨憨地笑了起来。“东家茶叶好……”一位大姐说。
“还是人实在。”另一位大姐赶忙补充,“对我们大家照顾得周到。”
4
翁家山101号,茶农翁政家也热闹得很。近40名采茶工上午刚刚从衢州常山赶到,吃完午饭准备上山开采,正在分着胶鞋。而在前天,翁政的丈母娘就先从城里赶到村里,给女婿和亲家帮忙。
“昨天我给采茶大姐们整理房间、铺床,忙了整整一天呢。”丈母娘说道,“每年我都要来给他打工的,一年就看这个月了。”
说完这话,丈母娘又觉得“忙完就‘躺平’”的说法不太妥。“平时女婿和亲家也要管理茶田的,还是很辛苦的。”她连忙摆着手纠正自己的“失言”,倒把旁人逗笑了。
“妈,我看你就是我们的头号销售。”翁政赶紧用一句恭维的话为丈母娘打了圆场。
5
傍晚时分,夕阳柔和地洒在村道上。一辆大巴开进翁家山村,又一批采茶工如约而至,利索地从行李舱取出扁担、包裹,然后挑上身。
一位大姐刚戴上草帽,迎面就遇见了来接她的东家。“哎,你好啊。”一年不见,大姐的笑容依然熟悉。
出村的路有些堵,而这对于茶农来说,或许就是这个季节的正常“潮汐”。正如炒茶锅里散发出的香味,与周遭的忙碌共同调和成了茶忙时节该有的生活底味。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