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四十年前的借书证 一位与书相伴的“活地图” 一段书香致远的变迁史

2023-09-1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档案名称:杭州图书馆20世纪80年代借书证

讲述者:周旭鹏

整 理:首席记者 张磊 实习生 周祎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八八战略”中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杭州大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加快打造一流历史文化名城。一张小小的图书借阅证是杭州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的见证,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以来,杭州利用新时代数字技术的进步,发挥人文优势,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体现。

今年是周旭鹏在杭州图书馆工作的第38个年头。他见证了“杭图”两易其址,几经变革,也见证了一张借书证的“从有到无”。 被誉为“杭图活地图”的周旭鹏,至今收藏着20世纪80年代的杭图借书证,那是读者去换证时他保存下来的。下面是他讲述的故事——

从见仁里到浣纱路,刮起一阵“文明的旋风”

我是1985年入职杭州图书馆的。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一张借书证可以随时随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但对于近四十年前的人来说,借书证的意义更大,它甚至是通往美好未来的一把钥匙。

20世纪80年代的借书证,外面有一个牛皮纸袋,里头是蓝色的折叠页,标注着读者姓名、每本书的借还日期。每本书的封三也都贴着一只口袋,里面装着借阅记录卡片。书也全是闭架的,得先翻目录卡片,再到柜台借阅,找一本书全靠师傅们的脑子和手脚。

那时候的图书借阅证很珍稀,通过各单位工会由组织发放,名额极其有限。1986年,浣纱路的杭州图书馆新馆建好了,预计“五一”劳动节开馆。我们准备了30000张借阅证,第一次面向社会开放申请,通知大家5月6日可以在新馆门口排队领取登记表。

5月5日晚上,担心领不到借阅证的人们连夜排队,人潮很快填满了浣纱路、平海路……因为人太多了,这条“人河”被分成了两路,一路从省妇保医院弯向了岳王路,另一路向平海路漫过去,最终也弯到了岳王路——两条“人河”在那里交汇了。

5月6日一早,开始发证。等待了一夜的群众听说证快没了,爆发似的一拥而入,新馆门口一根1米见方的柱子被生生推断,大门也倒在地上。我们只能不断安抚群众,宣布再增发30000张,这才劝走了聚集的人群。

这一幕,后来被不少媒体报道,当时《光明日报》以“文明的旋风”来形容杭州人民对知识的渴望。

杭图的借书证,甚至一度紧俏到——有“黄牛”站在解放路新华书店门口,倒卖空白凭条,一张敢卖15元。那时刚上班的青年工人,一个月工资也不过30多元。不过后来,借书证越来越好办了,这种通宵排队的情况再没有出现过。

从浣纱路到钱江新城,借书证从有卡到无卡

我没想到的是,借书证小卡片有一天也会大变样,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1986年面向社会发放借阅证,到2003年年底杭州逐步推出九馆“一证通”,读者借一本书的范围从市区拓展到全市,可以说杭州图书馆的门开得越来越大。

2003年,杭州图书馆引入计算机系统,条码卡代替了纸质借阅证,不过还需要馆员人工操作。

2008年,“杭图”钱江新城新馆开馆,我们拥有了图书自助借还机,读者借阅证也更换为芯片卡。

2006年,“杭图”取消借书证年费;2008年,读者办卡不再收取押金;前两年,我们连逾期还书的罚金也一并取消了。图书馆嘛,就是应该障碍少些,让更多人都愿意走进来。

2016年,“杭图”推出“悦借”服务,第二年又和支付宝合作,推出“信用+阅读”公益借阅新模式,读者在家就可以通过手机借阅。至此,“杭图”正式迈入了无卡时代。

2023年,杭州图书馆“一键借阅”服务已升级到2.0版,通过接入“城市大脑”,读者可通过多种渠道借书、还书。

可以说,图书借阅证从有门槛,变成了一把“金钥匙”,还登上了云端,变得更加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图书馆的门越开越大

和老百姓贴得越来越近

我在“杭图”的38年里,换了三个地址,从见仁里到浣纱路,再到钱江新城,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与功能服务越来越完善。

最初在见仁里,读者只能纯粹借书,阅览场地距离借书场地很远。

到了浣纱路后,我们开架了部分图书,读者可以翻阅后再借阅。现在,大部分图书都是开架的,还有电子阅览座席,读者可以下载电子书,利用数据库查阅资料。

今年4月23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杭州举办,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开幕式上指出,浙江的历史是一部与书结缘、书画相伴的文明传承史,因书而兴、书香致远的发展进步史,以书为梯、书山登高的探索创造史。

从一本证件到一块芯片,图书证在不断缩小;从一开始最多借阅3本,到现在足不出户,可以借20本图书邮寄到家,杭州图书馆的门越开越大,和老百姓贴得越来越近。

我不知道未来的借书证会是什么样,但我想,它一定会借助新科技的手段,变得更为便利、更加富于人性化。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