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信未来”——“余”你共成长。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来临之际,昨天下午,余杭区在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举行了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暨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开园一周年仪式,现场举行了颁奖、授旗、签约等活动,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分享和交流。
本次活动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余杭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余杭区委人才办、余杭区科学技术协会、五常街道办事处主办,杭报集团都市快报、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承办,余杭区科技局、余杭区教育局、余杭区总工会、共青团余杭区委、余杭区文联、余杭区社科联等单位共同协办。每年的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本次活动不仅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献上诚挚的节日祝福,也激励全区科技工作者助力余杭建设。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洪相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余杭的城市新中心建设,努力书写科技赋能的合格答卷。希望大家努力用生动的实例激励人,用管用的方法传承人,用身边的案例鼓舞人,通过手拉手、手握手,进一步凝聚爱科学的精神力量,进一步营造学科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用科学的创新、创造热情,努力为建设城市新中心、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余杭新篇章贡献积极力量。”新·萌芽仓前中心小学的三个小朋友 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活动一开始,就为几位“小小科技工作者”送上“明日之星”的奖项。他们是余杭区仓前中心小学的三个小朋友。近年来,余杭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聚焦教育“双减”工作,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在前不久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余杭区有14项个人和集体项目获得市级奖项,数量和质量都再创新高,余杭区仓前中心小学参赛队伍更是在省级赛事中从各县(市、区)15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并成为余杭区首支入围国家大赛的队伍。仓前中心小学参赛队伍的获奖项目是《智能坐位体前屈测量仪》,这项科技创新源自学校的体育测试——坐位体前屈打卡。在台上介绍这款仪器时,来自仓前中心小学的陈湘月、许瑾萱、罗飞说,他们在打卡时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姿势不太准确,同时普通的测量仪需要起身看成绩,非常不方便,于是便合作完成了这个测量准确又不用起身查看的智能仪器。这个仪器可以加装在普通的坐位体前屈测量仪上,成为一个能实时显示读数并换算成绩的智能化测量装置。仪器有多个传感器来进行测量,而包含主控板、按钮模块、LCD显示屏、MP3播放模块、喇叭、电池盒组成的成绩显示盒,可以显示测量结果并语音播报。在现场,三个小朋友表示他们喜欢搭建、编程、科创,谈起未来,也表示长大后想当“科学家”“发明家”,“在生活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人们添加便利。”芯·成长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 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湖山共舞余杭天,碧水双龙舞风烟。古寺横云笼翠城,流泉潺潺叩石磐。莲塘花开白鸟鸣,古镇街巷故人行。诗画余杭妙无限,醉卧茶园一片情。”这首描写余杭的诗,并不是古人的作品,而是出自人工智能之手。今年初,余杭召开“强信心、拼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全区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低碳“五大产业生态圈”,做优做强未来科技城、钱江经济开发区、良渚新城三大区级产业平台。在活动第二篇章,浙江有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陈俊波作为鸿雁园区的科技企业代表,跟大家分享了《智慧机器人,人类好帮手》。一开始,陈俊波就用一首七言古诗把大家带进了人工智能的世界。接下来,陈俊波详细讲述了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去解决现实问题,并对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做出了展望,“产品品类增加、产品利润成倍增加、超级城市超级区域加速……”信·共赢天目山实验室签约余杭区教育局 “走进实验室”暑期向孩子开放博士创新站是全省科协系统“一家三站”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载体。在余杭,也不断诞生优质的博士创新站,充分发挥高端智力的支撑作用。在活动第三篇章,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力军和杭州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陈倩为余杭的12家市级博士创新站授牌。今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在这国际盛会来临之际,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一心,用科技力量赋能亚运,余杭的13个区级学(协)会也组成了“迎亚运”余杭科技工作者志愿服务队,与时代同行、为亚运奉献。活动现场,余杭区心理卫生协会、余杭区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和余杭区生态文化协会,分别作为生活、生产、生态的代表队伍,接受了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庆芳的授旗。从几十年前的农业大县蝶变成为全省创新高地的核心密码,余杭一直立足于搭建科技创新的“塔尖重器”,科研重器集群发展,创新能级和密度日益提升。余杭也一直推动高端实验室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特别是孩子能有机会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活动现场,天目山实验室作为代表实验室和余杭区教育局签约,正式发布“科普加油包”,合作的“走进实验室”活动将于暑期向孩子开放,用科学填补青少年课余的空白,鼓励更多青少年走上科学之路。创新是产业的动力,余杭科技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科创园区的发展,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就是余杭科创园区的代表之一。鸿雁园区以“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交叉融合创新为核心,已引进十几家浙大系、海归系龙头企业。活动现场,丹源医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默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嘉隆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成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作为园区优秀企业代表,接受了“未来研创园——领跑之星”颁奖。行·未来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科技小院在余杭蔚然成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过程中,广大青年人队伍是建功立业的主力军,也是走在前列的人才支撑。活动第四篇章围绕“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开展主题圆桌会,浙江余杭稻米科技小院依托单位杭州稻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浙江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刘占宇,禹上稻乡乡村造梦师、杭州稻香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监李赫男,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余杭蜜梨科技小院院长付浩然,径山镇老方家庭农场负责人、余杭区级劳动模范魏巍作为嘉宾,在现场围绕科技农业、数字农业,就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进行了诚挚的交流。刘占宇老师从良渚水稻谈起,他说:“我们现在吃的稻米以粳米为主,已经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从良渚文明到南宋时期,以余杭为中心的环太湖区域都是种植单季稻。从南宋初期开始种植双季稻,一直延续到今天。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能够做的,从水稻的育种、育苗、田间管理,包括收割、储藏,全产业链都可以通过全天候的数字化管理,将水稻的生产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嘉宾们还喊话更多科技工作者加入他们,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李赫男就表示:“禹上稻乡的乡村造梦师团队来自各行各业,有海外的留学硕士,有来自阿里、亚马逊等大厂的资深运营,也有深耕农文旅项目的行业专家,大家都有‘乡村振兴’这样一个目标和信念。”2022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搭建科技成果科普宣介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知》印发以来,余杭区开始在全省率先探索科普化路径。按照今年全区群团组织“1+6+X”项目建设要求,这次活动现场,余杭区科协联合区总工会、团区委、区文联、区社科联,正式启动了“科普加油站”项目。接下来,余杭区将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的解读方式,提升全媒体数字化传播能力,努力在省市率先探索出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新路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创新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正为余杭这片热土注入磅礴的发展动能,铺陈叠彩的崭新画卷。未来的余杭,必会让创新策源活力充分涌流,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