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受台风“贝碧嘉”影响,杭州下起了雨。刚刚熬了通宵的站前派出所民警马良良,没来得及睡几个小时,就赶紧起床处理事务。许多人已经陆续踏上回家的路,杭州火车站(城站)的广场上,多了不少扛着大包小包的身影。为保障旅客安全,马良良和其他执勤的民警、辅警一趟趟巡逻做好安保。晚上,与管区民警一同,马良良几人开始进行辖区内的安全检查、准备防汛物资,确保附近商铺、企业门窗安全牢固,排水系统、电器线路无安全隐患。当中秋遇上台风天,站前派出所全员待命,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以应对突发情况。“要让大家平安回家团圆。”“蓝悟空”在人群中总能找到需要帮助的人平日里空空荡荡的中央广场,一到假期,就有许多行色匆匆的赶路人。城站的人流量明显增加了几倍。与杭州东站不同,这里主要搭乘绿皮火车,乘客的行李不少,有扛着超大蛇皮袋的,有拖着行李箱、抱着几大箱特产的。“需要帮助吗?”这句话,是马良良的口头禅。不像社区民警,站前派出所的民警经常会遇到乘客问路、丢失物品、火车赶不上等问题,他们不一定会直接报警求助,而是有点迷茫地四处打听。这就需要民警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人群中,一眼看到面露难色、行动不便的人,及时上前提供帮助。绕着城站一圈,不到800米的路线,马良良每天要走上几十遍,平均日行五六万步,在巡逻中及时发现问题。他如何精准找到需要帮助的人?记者跟着他巡逻了一段路。刚走出执勤岗亭不到10米,马良良就径直向一个人走去:“有什么需要吗?”对方是个中年人,身上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大包,左上推着黑色行李箱,右手拖着一个大号蛇皮袋。他掏出了自己的车票给马良良看,似乎是找不到进站口在哪。“不对!你的车票是从杭州东站发车的,这里是杭州站,还有1小时发车,时间紧迫,快,我带你去坐地铁!”说完,马良良和另一位辅警迅速拿起对方的行李,带着对方赶往附近地铁进站口。马良良边走边告诉对方,哪个站出来、怎么走等细节。“我是四川人,来杭州务工的,太谢谢你们了。”在地铁站安检口,分别时刻,这名男子连连道谢。“你是怎么发现他有难题的?”“他这个很明显的,已经在问询台那里问了,而且看起来在犹豫往左还是往右走。”马良良笑了笑说。从地铁站出来,还没等记者反应过来,马良良突然飞奔冲向广场扶梯处。原来,有对正在扶梯上的夫妻,大件行李不慎滚落,正往下滑。好在冲过去的其他民警已经关停了电梯,马良良几个箭步跑上去,一手扶住行李,一手搀扶了下扶梯上已经后仰的女子。“你看,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不少问题。”说起自己“火眼金睛”的诀窍,马良良透露了两招:“多看、多问”。巡逻时,他的眼光四处游走,关注腿脚不便、拿着大件行李的人,经常上前询问对方情况。“你问的10个人里面,总有那么几个需要帮助。”无论是帮助老人搬运行李、为儿童寻找家人,还是协助旅客解决突发问题,他都乐此不疲,总是第一时间上前提供帮助。“如果能帮他们解决麻烦事,就是对我莫大的鼓舞。”“我们展现的服务态度,就是他们对杭州的第一印象”今年,是马良良在站前派出所工作的第六个年头。站前派出所主要管辖城站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区域,所里目前有14名民警,30余名辅警。马良良负责综合指挥室以及辅警管理等工作。“他比以前成熟很多,处理事情能考虑到方方面面。”站前派出所“第二警队”中队长许明煌见证了马良良的成长。他回忆说,马良良刚来时十分青涩,比较内向,现在已经是和群众打交道的一把好手。“其实也没啥方法总结,就是对待每件事都真诚、细致。”马良良说。去年国庆假期客运高峰期间,每日十余万乘客聚集于此。马良良执勤那天,在拥挤的人潮中,远远看到一对80多岁的夫妻,正在原地说着什么,两人皱着眉头,脸上尽显疲态。“叔叔阿姨,你们怎么了?”看到民警过来,两人指了指旁边十几个大包说起了原委。他们和女儿一起来杭州看望亲戚,回家的车票买不到了,便盘算着先在附近住一晚。但周边旅店都订满了,十几个大包一次性也搬不动,女儿只能一趟趟搬。“我来帮您!”马良良和同事一边帮着联系周边实惠经济的旅店,一边将老人的大件行李寄存好,拿来推车搬运剩下的行李。怕他们第二天不好搬运行李,马良良按照前一天看到的车票时间,提前到入住的旅馆楼下等。“马警官,你怎么来了?”看到马良良出现在旅店门口,老人十分意外,拉着马良良的手,一直道谢。这也是工作中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哪怕他们不善言辞,一个微笑,一个感谢,甚至是一个握手,都让我很感动。”同样是台风天,有一次,一对农民工兄弟看错了站票信息,杭州东站的票结果来到了城站。马良良遇见他们时,两人正背着装满了生活用品的麻袋。哥哥因为赶车太着急,不小心摔伤了腿,行动不便。此时,正下着暴雨。于是,马良良和同事将麻袋搬上警车,搀扶两人上车。他们开着警车一路护送兄弟俩到达东站。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马良良说:“当时他们握着我的手,流着眼泪一遍遍说谢谢,心里暖暖的,感觉自己工作很有价值。”在马良良看来,做好每件事情,也是想给那些有过一面之缘的乘客,留下一段美好的杭州记忆。“城站是杭州的一个窗口,我们所展现的服务态度,往往就是他们对杭州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