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缩量收阴。沪指全天呈缓步下行态势,收盘跌0.43%;创业板指跌0.77%;科创50指数小涨0.17%。
两市量能继续萎缩,上涨个股约29%。涨10%及以上股37只,跌10%及以上股7只,全部股票的中位数跌0.56%。个股持续降温。
被寄予一定期望的周二,A股也没能上涨,从盘中看,抛压并不大,但做多力量更弱,基本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要知道,8月底以来利好都出麻了,包括IPO收紧,印花税减半,两融保证金降低,降存款准备金,限制减持,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规范量化交易,降房贷利率,个税优惠等,但A股为何依然毫无起色?
应该说,是利好就迟早会产生应有的效应,何况又是这么多条重磅利好。但利好起作用也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同时,股市运行也有其自身规律,不是外力一加干预,就立马会发生趋势性的变化,在积弱已久、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扭转下跌惯性不易。
但上述利好,终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且,证监会还表示,将研究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故现在的问题,不是会不会止跌,而是什么时候止跌。或许,过了十一长假,市场就会有不一样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有篇报道引发争议,说是上半年A股总市值达到93.42万亿元,比去年末增加8.54万亿元。以股民的总数2.18亿计算,“人均盈利”达3.91万元。
这个结论令投资者颇感意外,也有点不好接受。事实上,这一数据没有考虑新股扩容因素,上半年A股上市了173家,退市仅17家。因此总市值的增长有“水分”。
另外,据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末的总市值合计为83.53万亿元,2022年末合计为79万亿元。增幅并没有相关报道的这么大。
股民们普遍觉得,有“被平均”的感觉。假设,有个游资大佬上半年赚了1亿元,另有1000名中小投资者人均亏了5万元,但平均这1001个投资者,上半年人均赚了4995元!
从沪深股指看,超跌反弹后的回落继续进行中,主要还是长假前大资金都“刀枪入库”了,多空都不至于有大的动作,保持淡静为主。
离“十一”长假剩仅2个交易日,按提示缩量、震荡、整理将是常态,要打破它,除非有突发的重大利好或利空,目前看,概率都不大。
短线看,周二没能上涨,周三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节前想兑现的,周三是最后交易日,抛压会相对大一点,多方不能再装睡了。
操作上,市场总体疲弱,热点切换较快,故还是耐心布局、耐心等待。俗话说,筑底的时候有多磨人,上涨的时候就有多痛快。(快报证券)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